很多强直性脊柱炎患者(特别是病程超过3年的患者),在临床诊疗上,不仅表现出“疼痛”这一典型症状;同时,还会表现为“腰背僵硬翻身困难,关节、脊柱粘连活动受限且出现牵拉痛,腰部左右旋转及弯腰困难等”。对于这类由早期转向早中期、中期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,在多学科联合治疗理念下,如何实施多学科、分期分型、综合性的量身制定诊疗方案?
解析强直发展到中期为什么会出现
关节、脊柱粘连活动受限等情况?
成都附大强直医院郭涤尘主任分析: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发展主要表现为“脊柱、关节腔无菌性炎症急性发作引起的疼痛等症状”。但伴随着急性期后,炎症进入慢性进展期阶段(即中期发展阶段),由急性期炎症引起的关节“水肿、胀痛”开始缓解,关节、脊柱附着点炎症出现堆积、增生增厚情况,进而引发关节骨质钙化及纤维化,关节结合部粘连、融合,骨质炎性侵蚀受损等。
最终,在临床上表现为:关节、脊柱活动受限,出现牵拉痛;同时,腰背僵硬严重,翻身及左右侧身困难,弯腰下蹲难等!
了解强直性脊柱炎发展到中期
治疗需要掌握哪几个关键点?
根据无菌性炎症进展期(强直性脊柱炎中期)引起的主要病症及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以看出,在强直性脊柱炎中期阶段,在治疗上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:
1)祛除无菌性炎症是根本!因为患者中期主要病症,都是由于无菌性炎症增多、增厚进而侵蚀骨质造成的!
2)微创松解关节、脊柱粘连融合组织,是恢复患者脊柱、腰骶、髋关节等活动功能的关键!
3)对受损骨质及关节进行修复。修复受损骨质,能够有效预防无菌性炎症再次侵犯关节、脊柱等部位骨质。
强直性脊柱炎发展到中期
如何做到多学科、综合性的量身制定方案?
目前,针对中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,我院主要采取的多学科联合、多种治疗方案相结合的综合性诊疗方案,主要方案如下:
1
首先
患者需借助诊断学、医学影像学技术如医用红外热成像仪查清炎症分布及发展趋势,进而通过微创医学中的定点祛炎治疗,如小分子净化祛炎生物仪、高频水针治疗仪等分疗程治疗,快速祛除脊柱、关节腔内无菌性炎症。
2
其次
结合外科学中的微创松解技术、微创医学及医学影像学结合的可视电子针刀镜技术对关节、脊柱等局部粘连融合组织进行微创松解,使其恢复正常活动功能。
3
再者
对于已经骨质受损或受损严重的患者,祛炎及松解治疗后,还需结合免疫医学中的DMARD联合治疗及康复医学技术如体外冲击波、美产IQ智能整脊枪进行骨质修复治疗,增强抗病能力,阻止炎症再次侵犯等。
依据不同致病因及体质治疗
目前临床上能解释的强直发病原因主要有遗传、内分泌、环境、外伤等,而中医学把强直患者又分为平和质、气虚质、湿热质等9种体质分析,依据不同体质结合风湿病学、遗传学、基因学、免疫医学、中医学、微创医学等多学科进行立体化治疗,可以较大限度的提高有效率及治愈率水平,避免重复治疗;
依据过往治疗史治疗
临床上多数患者长期依赖单一的药物治疗,合并了肠胃及肝肾损伤,如非甾体抗炎药造成的小肠损伤风险,或是合并虹膜炎、葡萄膜炎等,那么临床上则需结合多学科联合治疗,结合患者过往治疗进行一些可预见风险的规避、修复性治疗、规范化诊疗,其中又涉及到病理学、药理学、免疫医学等。